索引号: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公开日期: | 2023-02-14 | |||
标题: | “卯”定目标 奋楫出发 跑出襄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
文号: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2月13日上午,全市教育工作、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奋进“实干年”动员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市长王芳主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付拥军汇报了我市2022年教育发展成果,并安排部署2023年教育重点工作。
陈剑充分肯定了我市2022年教育各项发展成就,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表示,过去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第一方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从廉洁上严教育,着力破解教育突出问题,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成色十足的成绩单,全市教育系统要回头盘点,增添底气,在“卯足劲”中“开新局”,变“短板”为“跳板”,找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
她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先进区建设起步之年,全市教育系统要聚焦全市奋进“实干年”动员会要求,进一步丰富、拓展、深化襄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
陈剑要求,要精准定位,深度谋划,在“大变局”中“觅新机”。要把握大势,融入制高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国家战略安排、当前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格局”“新理念”和襄阳教育发展实际,全面谋划2023年工作要点。要正视机遇,抓住突破点,落实全市奋进“实干年”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发展吹响夯实教育阵地、建设教育襄阳的冲锋号,聚焦实干,进一步丰富、拓展、深化襄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要对标对表,找准铆合点,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把优势做得更优、亮点擦得更亮、品牌打得更响,努力创造教育工作的襄阳经验、襄阳特色、襄阳样板。
陈剑要求,要聚焦重点,全力攻坚,在“破难点”中“扬新帆”。2023年教育工作要在优质均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地方各项法定责任落到实处,让群众不仅从数据上看到均衡,更能从教育质量上感受到教育均衡;要在综合改革上下功夫,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民办义务教育治理,主动承担国家、湖北省教育重大改革任务;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各类教师津贴、补助政策,建立减负目录清单制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深化改革为教师发展赋能;要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提高 “两个占比”,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加大“招校引院”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要在校园安全上下功夫,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联动,落实食品安全日常管理,严格管理学生伙食费用。
陈剑强调,全市教育战线要发扬“实干年”精神,担当实干,行稳致远,在“勇争先”中“启新程”。要把牢政治引领的“方向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用好党领导教育的“指挥棒”,各县(市)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统筹推进和督办落实,推动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培育创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提升基层党建水平。要营造教育发展的“好生态”,加强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教育投入保障,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确保重大问题及时研究、教育支出只增不减、非教学事务有效减少。要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压舱石”,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履职担当、“四责协同”,管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不正、违规吃喝、有偿补课等专项整治,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学校”建设。牢记“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绘就襄阳教育改革发展新画卷,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王芳在会议总结时对我市教育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协同发展,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将扩容提质作为重点工作,增加学位供给,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二是要坚持公益公平,把握好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坚持“有教无类”,让每一名学生都接受公平的教育。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要千方百计提高学位容量,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要强化帮扶、紧密连接,引导县域高中做优做强。四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时代的紧密关系,谋划教育发展方向;要统筹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阶段和任务;要统筹教师发展趋势,把好教师招聘入口关,稳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统筹好学生成长需求,着眼学生未来发展能力;要统筹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五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旧和新的关系,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同时要立足当下、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教育发展方向。
王芳强调,教育是百年大计,事关千家万户,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保障,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给予教育领域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要强化部门责任,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改革教育评价体制,落实教育督导责任,各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要强化学校责任,校长要主动谋划学校发展,为成功找方法。
付拥军汇报了2022年教育工作成绩并对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表示,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攻坚克难,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好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好了疫情防控、教学、安全三件大事,全市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育改革创新蹄疾步稳,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力,党的领导不断得到加强。
他要求,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要真抓实干,开启襄阳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奋力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目标,坚持抓根本求实效,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抓关键补短板,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打好“双减”攻坚战;坚持抓统筹促均衡,持续提升教育品质,推进公办园建设,坚决化解“大班额”;坚持重专业强素质,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减轻教师负担,落实教师待遇;坚持做实功重实效,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评价,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坚持抓重点强基础,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强化经费保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守底线保稳定,持续保障教育安全,全力完成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抓实抓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
他强调,要正风肃纪,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坚定不移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市委作风建设“实干年”的号召,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市政府明确的7项重点工作和两项“十件实事”, 紧盯大班额、公办幼儿园两个占比、县域高中发展、双减工作等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狠抓落实,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襄阳教育力量、彰显襄阳教育作为。
会上,樊城区政府、宜城市政府、襄城区政府、老河口市政府、枣阳市政府分别围绕扩充公办幼儿园学位、控制义务教育大班额、义务教育教联体改革、振兴县域高中、推动“双减”工作作交流发言。
会上还印发了《中共襄阳市委教育工委 襄阳教育局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在襄各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党委及政府分管领导、各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开发区教育局(社会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室)领导班子成员、副县级干部及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各单位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市级“两代表一委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