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158671/2022-09398 | 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公开日期: | 2022-04-25 | ||
标题: | 关于《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的公告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2022-05-02 | 来源: |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襄阳市市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试行)的决定》的相关规定,市教育局起草了《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进行公布,征求社会公众对该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建议,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2022年4月25日——2021年5月24日
意见反馈方式:
电子邮箱:736217767@qq.com
联系电话:0710-3510294
特此公告。
附件:《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期间,我市处于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为提高学校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保障襄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现制定以下计划。
一、总体要求
聚焦全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广大师生对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领域的刚性需求,通过提升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水平、学生营养健康保障水平、后勤规范管理水平、后勤队伍素质等措施,促进我市学校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学校后勤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
1.加大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力度。以落实省教育厅食堂管理二十条要求、改善学生就餐条件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墙面瓷砖化、用具不锈钢化、厨房洁净化、规范操作化”要求,配齐基础设施设备,实现食堂合理功能分区。食堂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学校食堂要按照50:1标准配备洗手设施。各地要把食堂基础设施不足、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列入薄弱食堂改造清单,分期分批纳入改造建设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级b级达到100%, a级达到25%以上。
2.提高学生宿舍基础条件保障水平。按照《湖北省中初等学校学生公寓(宿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细则》要求,完善宿舍基础设施。宿舍生均面积中学不低于2.5㎡,小学不低于2㎡,满足一人一铺标准。配齐洗浴、饮水等宿舍内必备生活设施。宿舍内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宿舍楼梯宽敞,楼梯扶手和外走廊护栏高度不低于1.1米,符合安全要求。宿舍楼内配电设施齐全、完好、安全,配有应急照明灯。值班室有电话、有学生住宿情况一览表。宿舍楼内有专用安全宣传栏。
3.持续开展校园节能技术应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省市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学校要重视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运用。食堂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炉灶,校园公共区域内推广使用节水、节电设施设备。推广实施校园绿植采取滴灌技术,布置校园雨水回收利用设备。积极开展校园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学校节能宣传氛围浓厚。到2022年底,全市60%以上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标准。
(二)提升学生营养健康保障水平
4.提升学校校内供餐质量。切实加强学校食堂成本核算与管理,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规范食材采购程序,巩固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不被侵占和损害,不再出现“娃口夺粮”问题。学校食堂直接成本原则上不得低于伙食标准的60%。持续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学校食堂“六个一”活动,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达到80%以上。
5.推进营养带量食谱全面实施。按照襄阳市营养带量食谱推广实施总体安排,积极推动属地学校全面实施学生营养带量食谱工作,做到公办学校食堂“带量采购”、“带量供餐”,饭菜营养均衡。建设营养配餐“样板校”,示范带动属地学校营养带量食谱推广应用。到2024年底,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健康食堂”100所。
6.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工作重点任务安排,继续做好国家“学生饮用奶”的宣传服务保障工作,巩固提升国家“学生饮用奶”覆盖率。加大学生饮用奶推广力度,实现学生奶宣传进校全覆盖,逐年提高中小学生奶征订率。到2024年底,力争实现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
(三)提升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
7.推进食堂“互联网 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食堂“互联网 明厨亮灶”管理平台建设指南要求,加快“互联网 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推进,逐步实现全市“互联网 明厨亮灶”市、县、校三级智慧监管平台联通覆盖,全面提高学校食堂智慧监管水平。到2025年底,全学校食堂“互联网 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8.加强校外集中供餐安全监管。各地要制定校外供餐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指导学校严格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择优选择规范、安全的社会供餐单位提供校外供餐服务。各地要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校外集中供餐监管,要加强对学校校(园)长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宣传培训,督促学校、供餐单位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9.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要加强宿舍安全保卫工作,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学生寝室长制和宿舍区封闭管理制等,预防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行学生宿舍日查制度,指导学生整理内务,保持宿舍整洁。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每周开展“文明卫生宿舍”动态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的评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活泼、向上的生活氛围。
10.加强学校后勤人员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培训原则,各地要做好后勤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要加强对学校校长、分管后勤校长的培训,尤其是每年新上岗的校级领导和后勤主任必须接受一次岗前培训。各地要定期对学校财务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等后勤重点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要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提升后勤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后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时间要达到40学时以上。
11.提升学校社会共治水平。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学生食堂膳食委员会等作用。家委会成立要公正公开、工作职责明,家委会组织章程、日常工作制度完善。家委会要积极参与学生食堂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食堂饭菜价格制定、校服采购招投标、课后服务校外供餐企业招标等。学校不得以家委会名义组织开展侵害学生利益的违法、违纪、违规活动。鼓励学校引入“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事项。
12.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各地各校要认真抓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落实,及时修订食堂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和操作细则。研究制定学校后勤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分级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要紧盯课后服务供餐、食堂委托经营、大宗食材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做好隐患排查,列出风险清单,制定风险防范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纳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的总体规划,统筹部署,重点推进。要把学校后勤质量提升行动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要成立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行动计划,明确重点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二)强化倾斜支持。各地要用足用好政策,在资金、队伍建设方面予以倾斜,对涉及到学生吃、穿、住、行等方面基础设薄弱的地方要加大投入,并列入中长期建设计划。要把后勤队伍建设列入教师培养整体计划,把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列入教师培训年度计划统筹安排。
(三)树立典型引路。各地在工作推进中要结合当前各地“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后勤工作发展需求,整合后勤资源,树立学校后勤工作品牌,把提升学校后勤工作水平列为提高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工作。通过划片区开展观摩拉练,组织交流评比,总结工作成绩,树立先进典型,促进整体水平提升。要结合当前“双减”背景下,广大师生对学校后勤服务的刚性需求,一校一案,稳步推进。
(四)强化督导评估。市教育局将把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纳入对各地学校规范化建设考核指标,对主要指标、重点任务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评估考核,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建立问责通报机制,对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通报,对履职不力、未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成效考核细则
襄阳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5日
附件:
襄阳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成效考核细则
单位: 考核评分:
考核指标 | 考核要点 | 评分标准及考核办法 | 得分 |
组织实施 (15分) |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完备、工作方案指导性强、工作措施可操作性强,工作推进有力度、工作成效显著(15分) | 1.未安排部署的扣2分;2.未制定实施方案的扣2分;3.实施方案未结合实际细化,简单照抄照搬的扣2分;4.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工作措施没有有效落实的扣3分;5.工作推进不力的扣3分;6.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扣3分 | |
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 (25分) | 学校食堂功能分区合理,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食堂食品加工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食堂内部环境设置和安全卫生条件能够满足安全供餐条件;食堂五防设施齐全;食堂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按照要求配备洗手设施;食堂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染源存在;除教学点外,全面消除c级食堂。(10分) | 1.学校食堂功能分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扣1分;2.没有按照色标管理规范操作加工食品的扣1分;3.食堂没有做到“墙面瓷砖化、用具不锈钢化、卫生清洁化、操作规范化”的,发现一项扣1分;4.学校食堂基本设备与供餐能力不相匹配,无法满足供餐需要的扣1分;5.食堂“五防”设施不到位,发现一项扣1分;6.食堂没有完善封闭式出入口的扣1分;7.学校食堂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差,25米范围内存在污染源的扣1分;8.食堂没有足额配备洗手设施的扣1分;9.除教学点食堂外,没有消除c级食堂的扣1分;10.食堂“明厨亮灶”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扣1分 | |
学生宿舍生均面积达标、能够满足一人一铺标准;宿舍内配备有必备的生活设施;学生宿舍消防设施齐全完好;宿舍安全设施齐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10分) | 1.学生宿舍生均面积不达标的扣1分;2.学生宿舍住宿人数超标,不能保证一人一铺的扣1分;3.宿舍没有为学生配备储物柜、脸盆架等生活设施的扣1分;4.宿舍楼厕所卫生差、有异味的扣1分;5.宿舍消防设施、器材不全、不能使用的扣1分;6.宿舍安全疏散标志不全的扣1分;7.宿舍楼值班室没有电话或电话不通的扣1分;8.宿舍楼内配电设施有安全隐患的扣1分;9.宿舍用铁栅栏封闭或已封闭后,学生在宿舍期间上锁管理的扣1分;10.宿舍楼没有安全宣传教育栏的扣1分 | ||
学校食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校园公共区域内推广使用节水、节电设施;积极开展校园塑料污染治理工作。(5分) | 1.除教学点外,食堂使用煤、木柴为能源的扣1分;2.校园公共洗手设施仍使用非节能型水龙头的扣1分;3.校园内公共厕所冲水装置未使用节能控水设备的扣1分;4.教室及校园公共场所未推广使用节能型灯具的扣1分;5.学生食堂、商店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吸管的扣1分。 | ||
学生营养健康保障水平提升 (20分) | 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合理,饭菜品种丰富,符合青少年营养膳食标准;学校食堂及时公示食材采购相关信息和饭菜价格;食堂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10分) | 1.学校食堂供餐品种单一,荤素搭配不合理的扣1分;2.托管经营食堂饭菜质量和去年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的扣1分;3.学校食堂台账管理没有执行“四公开”的扣1分;4.学校食堂财务收支没有定期公开的扣1分;5.学校食堂每餐都有油炸食品的扣1分;6.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于市场餐饮价格或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扣2分;7.食堂直接成本高于师生伙食费总额60%的扣1分;8.食堂满意度调查低于80%的扣2分; | |
把学生营养带量食谱列入学校食堂管理重要工作落实,并积极按照襄阳市营养带量食谱工作整体部署,积极推进属地学校全覆盖,逐步提升学校营养配餐水平。(5分) | 1.营养带量食谱实施工作进度缓慢,没有落实全市统一工作进度的扣2分;2.没有成立工作专班的扣1分;3.学校食堂没有每周公开带量食谱的扣1分;4.没有完成“健康食堂”创建任务的扣1分 | ||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要求,积极推广并逐年提高学生饮奶率。(5分) | 1.教育主管部门未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的扣1分;2.没有安全部署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的扣1分;3.没有做到学生饮用奶计划宣传公办学校全覆盖的扣1分;4.未落实《湖北省“国家学生饮用奶”校内安全操作指南(试行)》要求的扣1分;5.年度学生饮用奶征订数较往年降低的扣1分 | ||
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提升 (40分) | 积极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属地学校食堂“互联网 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年底前50%以上学校食堂纳入市级智慧监管平台(5分) | 1.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互联网 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扣1分,2.争取上级支持不力,造成工作推进滞后的扣2分;3.阶段性“互联网 明厨亮灶”建设目标未完成的扣2分 | |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校外集中供餐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各学校落实课后校外供餐食品安全主体责任。(5分) | 1.没有制定校外集中供餐相关办法或管理流程的扣1分;2.学校落实课后校外供餐食品安全责任主体不力,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扣2分;3.没有定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集体供餐企业检查的扣2分 | ||
贯彻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能明确并履职到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学生宿舍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10分) | 1.未按照住宿学校规模合理配备专兼职宿舍管理员、安全员、保洁员的扣1分;2.宿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清并履职不到位的扣1分;3.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扣1分;4.没有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台账记录不全的扣1分;5.宿舍区没有实行封闭管理的扣1分;6.校长巡查制和教师值班制落实不到位的扣1分;7.宿舍内务不整洁、卫生的扣1分;8.寝室文化氛围不浓厚的扣1分,9.没有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的扣1分;10.未定期组织安全演练的扣1分。 | ||
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统筹安排属地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培训有方案、有安排、有师资、有考核。年度培训能够做到各类人员全覆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课时达到标准。(10分) | 1.县市区后勤管理部门未统筹制定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计划的扣1分;2.每批次培训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制定培训方案的扣1分;3.县市区后勤管理部门每年没有集中组织乡镇以上中心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开展培训的扣2分;4.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没有完成40学时培训任务并取得培训合格证的扣2分;5.学校食堂没有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的扣2分;6.没有定期对学校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食堂财务人员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的扣2分。 | ||
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学生食堂膳食委员会,参与学校后勤相关服务事项,家委会组织章程和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职责明确并积极履职。(5分) | 1.学校没有成立家委会、膳食委员会的扣2分;2.家委会、膳食委员会日常管理制度和组织章程不完善的扣1分;3.家委会参与校服采购招标、课后服务校外供餐监管发挥作用不够的扣1分;4.膳食委员会参与学校食堂托管招标、大宗食材采购招标、食堂饭菜价格制定等监督管理不够的扣1分。 | ||
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完善制定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5分) | 1.积极贯彻落实省教育厅〔2021〕5号文件和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不实的扣1分;2.没有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各项制度的扣1分;3.没有制定学校后勤管理廉政风险清单,建立学校后勤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扣1分;4.全市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侵占学生利益问题的扣2分。 |
检查人员: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