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教育局2019年部门预算-下载亚博

襄阳市教育门户网站

襄阳市教育局2019年部门预算

来自: 襄阳教育网 时间: 2019-01-31
来自: 襄阳教育网
时间: 2019-01-31
索引号: 011158671/2019-18353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襄阳教育网 公开日期: 2019-01-31
标题: 襄阳市教育局2019年部门预算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襄阳教育网

目 录

第一部分 襄阳市教育局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四、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第二部分 2019年部门预算表

第三部分 2019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襄阳市教育局概况

主要职责

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研究起草教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2.研究全市教育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制定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指导、协调、组织实施。

3.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社区教育、扫盲等工作;指导、协调区县及市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4.主管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的有关人事工作,指导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来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实施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5.负责全市教育法制建设工作,指导区县、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维护和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6.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教育收费和教育基建投资等方面的政策、规章;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城市教育费附加、教育地方附加费、人民教育基金;归口管理国(境)外对本市的教育援助和贷款;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内部的审计监督工作,负责审计直属学校(单位)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7.根据全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市各类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监督学校基建、校舍和校产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依法审批学校土地的使用与调整。

8.综合管理全市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划、指导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并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

9.主管全市教育的招生工作;归口管理全市学历教育的考试、考核工作,管理全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10.负责管理全市教育系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11.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语言文字工作。

12.领导教育系统各单位和党的关系在市委教育工委的学校(单位)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上述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统战、群团工作;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协调,提高教育行政干部队伍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负责局机关干部管理及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

13.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2019年,市教育局部门预算包括:市教育局机关预算、教育局二级单位预算、市直学校预算。

根据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426日襄樊政办发2010(41号)文,市政府机构改革核定的内设机构及市编委批复的厅属事业单位设置情况,纳入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如下:襄阳市教育局部门预算单位有19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市直学校13所,所属二级单位5个。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教育局及其所属预算单位共19个,包括:

1.市教育局机关;

2.5个市教育局所属二级单位:襄阳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襄阳市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襄阳市教育考试院。

3.13所市直学校:襄阳市第一中学、襄阳市第二中学、襄阳市第三中学、襄阳市第四中学、襄阳市第五中学、襄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襄阳市旅游服务学校、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襄阳市致远中学、襄阳市东风中学、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四、部门年度工作重点

2019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极两中心”的总体部署和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高需求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更高水平的人民满意教育。

(一)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从区域定位上,努力把襄阳建成汉江流域教育中心;从内容定位上,做到教育体系完备,内涵发展突出,教育特色鲜明,增强襄阳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思路定位上,使襄阳各类教育的目标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相符,目标更高、观念更新、思路更开阔,与区域教育中心的地位更相称。

(二)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推进武汉等地区高校与襄阳地方高校的合作,争取高校在襄阳设立分校、研究机构和实习基地。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建设综合性大学,加快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加强国外高校与襄阳地方高校的交流合作。

(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试点,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引企入教”,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做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工作,加快组建一批职教联盟,与襄阳产业密切结合,以园区为支撑,形成办学特色,服务襄阳经济发展。加快职教园区建设。

(四)提高优质高中发展水平。按照“三高一示范”(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示范性)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中发展水平,做好适应新高考走读教室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快市四中迁建ppp项目、市三中实验中学、市四中国际学校、市五中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

(五)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规划布局,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重点改善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区域内学校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差距。加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2019年拟新建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0所,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加强学前教育工作。加快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市级财政2018--2020年每年预算5000万元的学前教育奖补资金,争取到2020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2019年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8所,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规模,并指导有条件的幼儿园积极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制定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制订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建立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

(七)挖掘襄阳名师资源,采取多种培育形式,创造一批襄阳名师,培养襄阳本土教育专家。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表

教育部门2019年收支预算总表

二、 教育部门2019年收入预算总表

三、 教育部门2019年支出预算总表

四、教育部门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教育部门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 教育部门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 教育部门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八、 教育部门2019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

九、教育部门2019年财政专项支出预算表

十、 教育部门2019年专项转移支付表

第三部分 2019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一)部门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情况

市教育局2019年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6806.28万元,无上年结转,收入比2018年减少了26489.54万元,主要原因:  

1.其他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减少,由于收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等原本列入“其他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项目下,编制2019年预算时,按要求列入“专户管理的事业收入”项目中,所以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有所减少。

2.2019年预算不再包含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所以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减少。

(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

市教育局2019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106806.2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性支出54143.08万元,比上年减少了8350.67万元,主要是人员较2018年预算减少。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9826.2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3961.85万元,主要是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有所增加。商品和服务性支出9063.53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33510.61万元。

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基本支出预算65950.68万元,项目支出预算40855.57万元。项目支出预算共计40855.57万元,其中:部门项目563.87万元,政府项目36394.5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3080.6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816.53万元。

二、市本级教育专项的安排情况(部门预算中不含职院、汽院和技师学院等其他预算单位的资金)

2019年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坚持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符合国家、省、市政策规定,坚持按保基本、促稳定、保重点、促发展安排资金,坚持依程序安排和规范使,坚持增强和提高教育专项资金绩效。2019年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预算收入53055万元,其中安排园区建设资金12000万元,占总资金的22.62%;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15080.5万元,占总资金的28.42%;安排高中教育12530万元(含贴息资金),占总资金的23.62%;安排义务教育6993万元,占总资金的13.18%;安排学前教育5000万元,占总资金的9.43%;安排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教育科研等1451.5万元,占总资金2.73%。整体安排情况如下:

(一)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加大对优质高中的投入,加快建设襄阳四中、职教园区、湖北文理学院,完成市四中迁建ppp项目、市三十六中新校区建设资金的投入;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二期项目建设和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建设,逐步解决襄阳市五中、襄阳技师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设资金。

(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统筹安排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能力提升项目。2019年重点解决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1.安排学前教育经费保障补助资金。为加快襄阳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城区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逐步解决城区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和上学难问题。2019年市本级安排5000万元奖励资金。

2.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建设补助资金。为推动2018--2020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拟新建9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安排奖补资金500万元(拟请市财政再增加预算资金额度);安排新建东风中学小学部综合楼,总投资1650万元;安排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资金400万元,拟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新建一栋集教研、培训、研学一体的综合教学楼,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类别,办成襄阳市特殊教育中心,指导全市特殊教育工作。2019年共安排义务教育类项目资金6993万元,逐步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和补齐我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问题。

3.安排适应新高考校舍建设和信息化项目补助资金。

为适应新高考,推进市本级高中阶段普及高中攻坚计划项目建设,2019年安排市直高中学校校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资金6931.5万元。其中迁建市四中、市三十六新校区安排资金2800万元,新建市二十四中体育、艺术综合楼总投资3500万元(2019年安排1150万元),安排8个市直高中校舍改扩建项目资金1400万元,安排6个信息化建设资金1050万元(其中安排建设适应新高考云服务平台等资金350万元,初步完成市直学校信息化项目建设),另安排适应新高考等教师培训、考试考务资金531.5万元。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校舍、信息化项目建设、教师培训达到基本满足2019年适应新高考需要。

4.安排园区建设资金12000万元,安排还贷资金3247万元。

5.安排公用经费保障和免学费、助学金及中高职等资金17833.5万元。安排高中贫困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市级配套资金,安排学前教育、高中、中职公用经费,安排高职学校生均经费保障资金。

6.安排教科研、地方教材等资金1050万元。

(三)公开透明,科学安排。根据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市本级教育建设2019—2021年三年项目库,实行滚动操作,按照轻重缓急遴选年度项目,择优排序,提出使用安排计划。按照《襄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项目申报公开制、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制、审批集体研究决定制,提高项目安排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四)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按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襄阳市市直学校财务、基建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管理,落实项目管理“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项目建设履行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程序;项目经费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预决算政府投资评审、审计制度,坚持对已立项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实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

三、部门财务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一)2019年部门财务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教育局2019年收入预算合计128356.0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06806.27万元,专户管理的事业收入1680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65.34万元,其他收入3982.39万元。收入比年减少了62635.26万元,主要原因:  

1.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少。

2.2019年预算的收入中不再包含上年结余。

3.2019年预算不再包含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其2018年预算收入37697.55万元。

(二)2019年部门财务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市教育局2019年支出预算共128356.00万元,其中:

1.基本支出80425.30万元,占62.66%,其中人员支出70638.23万元,日常公用支出9787.08万元。

2.项目支出47930.70万元,占37.34%。比年减少43645.48万元,主要原因:一是2018年预算中包括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预算16405.1万元,2019年预算中不再包含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二是2018年预算中包含三中迁建项目2000万元以及办公设备购置项目17225万元,2019年不再包含。

四、部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

市教育局2019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92.10万元,比上年减少180.48万元;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用11万元,比上年减少9万元。原因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不再纳入教育局的预算单位中,对比2018年减少了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对外交流的费用。

公务用车运行费97.5万元,比2018减少了18.8万元,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公务用车管理。

公务接待费83.6万元,比2018年减少了152.68万元,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对公务接待的控制,并根据前期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适度调减。

五、对县(市)区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情况

2019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包括: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中央省级资金657.78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奖补中央资金20万元;国家助学金中央省级补助经费0.99万元;教育信息化省级专项30万元;免学费中央省级补助经费115.94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央省级补助960.03万元;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困难家庭学生免杂费中央省级资16.97万元;起点阅读绘本和朝读经典读本购置经费74万元;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专项 20万元;市特校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108.75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363.86万元;一般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4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央省级补助经费1095.58万元。

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资金拨付文件,严格遵循上级文件规定的资金拨付额度、对象、标准进行拨付,除上级文件规定的特定对象外,所有资金按照教育事业年报的学生数进行分配拨付。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补助):省级财政部门安排给单位的财政拨款(补助),包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填列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上年结余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和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二、支出科目

1、教育:反映教育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政府教育事业支出。

2、社会保障和就业:反映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等方面的支出。

3、医疗卫生:反映医疗卫生管理事务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4、科学技术:反映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5、住房保障支出: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

6、结余分配:反映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缴纳所得税、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以及完成上述分配后全数转入“事业基金”的金额。

7、结转下年:单位按规定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8、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费、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9、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公务用车购置费、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10、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附件:     
网站地图